五禪支 破五蓋


一、何謂五禪支

五禪支就是尋、伺、喜、樂、與一心等五個禪支,所謂禪支就是入定前的相。這五個禪支可以破讓我們一直輪迴的五蓋(欲貪、恚害、悼悔、消沉、以及疑)

­日常生活的五禪支,五禪支性格的鍛鍊

1. ~ 找一個身心可以依止的安穩省力的著力點,最容易找到的點就是姿勢 ~ 頭頂青天,全身放鬆,用全身觸空氣,以觸覺引導視覺、聽覺。在待人接物上練習由衷、單純、認真,永遠呼喚彼此最真最美最善的心。在應對進退中,願意轉向這些省力點,消磨身心的欲望就放下了,內在的心量自然的展開

比如,如果想要發展男女關係的話,最好能找到一個自己願意無所求對待的人,如果不是,最好不要繼續下去如果因為對方對自己好,我才對他好,這樣就是有所求!只要有所求,一定是沒有把握不苦的;無所求是唯一有把握不會導致苦的!一切的關係,不只是男女關係,只要有所求,必然導致苦。人與人之間最理想的對待就是 ~ 無所求。大地、流水、風、太陽、空間、大自然對我們無所求,世間對我們無所求,有所求的是凡夫的心啊!真的看到沒有比無所求更好的對待方式,沒有比無所求的邀請與祝福更好的人生!

懂得找省力點 ~ 在任何境界中都可以取一個開心的角度一直提醒自己 ~ 不對任何人起一絲一毫的不可意,永遠只對人好不對人不好,有了的性格就不會消沉。

2. ~ 就是不斷地反復地去體會尋到的這個著力點,不斷地去體會因為尋對了的心量的展開體會到 ~ 生命真的是一種無所求的邀請與祝福,願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有了的性格,對真理、對四諦八正道就不再疑了。

3. ~ 當放棄了所有有所求的關係與抓取,心就離欲了,喜就出現了,不論是可意的或不可意的,都值得我們欣賞,有的性格,能欣賞每個境界,不耐煩與嗔心就調伏了。

4. ~ 常看天空,學習它的廣大寂止 ~ 什麼雲都可以停留,雷可以打,電可以閃,飛機可以飛 ~ 它都是如如不動,有的性格,就不容易散亂

5. 一心 ~ 是一種世間在裡的感覺 ~ 看到每個人的心都是跟自己的心一樣一心的性格,欲貪蓋就自然遁跡了

出入息的五禪支

1. 尋禪支 (對治消沉蓋) ~ 就是一種審度,在出入息上的尋,就是量呼吸的輕重、長短、粗澀、緩急,找到最適量的呼吸,去感覺身體跟呼吸的關係、心念跟呼吸的關係。「尋」做對了,身心輕安了,消沈不見了。

2. 禪支 (對治疑蓋) ~ 「伺」就是毫不費力的安住在呼吸上,沒有絲毫的造作與用力,有一種騰雲駕霧感覺。一直反覆地體驗 ~ 這簡單的自然的呼吸韻律,推拿著身心內外的不安。有體驗,自然對法深信不疑。

3. 禪支 ~ (對治恚害蓋) ~「喜」是經過尋、伺兩個禪支的進退練習後自然產生的,因「尋」與「伺」,而放棄了世間有所求的關係,放棄了世間有所求的抓取。這樣的離,讓身心很變得很平靜,感到一個力量把自己拉進去,有一種喜的感覺 ~ 全身麻麻的好像被電到有種世間變亮的感覺也是種全身變輕好像要飛起來的感覺,整個身心好像被洗滌過一樣通暢開心有一種浸在法裡的喜悅。喜禪支一生,即使看到每一個障礙也都可以欣賞,自然不生嗔恚。

4. 禪支 (對治掉舉蓋) ~ 經過一再體會喜禪支,看到了喜的無常無我,內心寂止柔軟就是樂,是指寂止、寂靜,一種寂靜安止相,此時心真的靜下來,整個身心的不安、癢、痛、麻、痠全部消失,心極度柔軟,毫無罣礙、宛如虛空,心量廣大無邊樂禪支一現,不再有任何掉舉

5. 一心禪支 (對治欲貪蓋) ~ 在反覆體驗樂禪支後,看到樂的無常、苦、無我,心更寂靜柔軟,突然有一種世間在裡面,放光的感覺,此時心在最高點,能全方位的注意,無量無際,毫無遮障,世間盡在眼裡,『心境一如』、『世間沒有別人,只有自己』有一種朝聞道夕死可已的感覺,這就是一心一心現前,所有消磨身心的欲望消失

走出過去

走出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