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圓

緣份的緣是一個圓,

繞來繞去,

一定會繞到自己的身上來。

你說出去的話,一定回到自己身上來,

你每一個念頭,都會回到自己身上來,

每一個行為,都回到自己的身上來。

大卿禪師開示


控 制

「呼吸的對象是虛空,為的是更親密地與虛空對話,

內心的視野會變得很大,心也會變得很寂靜。」

「聰明的人以為他可以控制很多事情,交不出來。

他都是有主、有客,他是主,別人是客,

他都想要控制,控制環境、控制大自然。」

大卿禪師開示

真正的病


真正的病

是不能愛人如己,

是心中沒有愛,不是鼻咽癌。

世間真正的問題不是老病死,

是我們對老病死的態度,

是不能愛人如己,不能讓自己的心中有真正的愛,

是我們活著沒有精神。

一呼一吸是一種最微妙的心行,

幫我們的身心還原,還原到最單純的一陰一陽狀態。

呼吸,它是很重要的藥引!

呼吸的長短決定於心念的平靜,

去感覺呼吸∼初、中、後不同的感覺。

當下的受


當下的受

有「觸」就有各種「受」,

受非常的重要,

我們要時常問自己:『當下的受是什麼?』,

如果無法分辦當下的受,

就回來觀察我們的身體,

去感覺我們的身體是鬆還是緊?

緊的話就比較偏向苦受,

鬆的話就比較偏向樂受,

要盡量去感覺當下的受。

大卿禪師開示

我不能離境嗎?


真的很由衷的問自己:

我不能離境嗎?

這樣的戒要有相當的定力,

要有相當的智慧。

持這樣的戒,

只需要把這些自己可以視察得到的五蓋---貪瞋痴慢疑,

全部看成跟煙酒一樣

這就是世間在�堶悸熒N思。

世間不管多好多壞,

都已經過去了。

吸氣歸零,呼氣皈依;

吸氣看到世間結束,呼氣看到世間開始。

看到每一個點都是終點,吸氣;看到每一個點都是起點,呼氣。

這樣的練習是要靠平常不忙的時候作練習,

當找到歸零的感覺

那個感覺就是所謂的『定力』。

大卿禪師開示

當很累的時候


『持戒精嚴』

身心累的時候怎麼辦?

境界還一直來,好像一直要我反應,

能夠不反應嗎?

當我們很累很累的時候,

一直有人跟我們說話,好煩啊!

我可以沒有好煩的反應嗎?

我身心很累的時候,

一直有人要求我做這個,做那個,

聽這個,聽那個,

我的內心能夠不煩嗎?

我能夠沒有煩燥的反應嗎?

我能夠回來呼吸嗎?

我能夠回來安靜的心嗎?

能夠回來,

而沒有對身心很累起煩燥的反應就是持戒。

每一個當下都持戒,

不是偶而持,偶而不持,能持這樣的戒嗎?

能夠持這樣的戒,才叫作『持戒精嚴』。

大卿禪師開示

走出過去

走出過去